|
|
訂閱社區(qū)雜志 |
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創(chuàng)造新的太陽能制氫效率記錄 |
(時間:2020-7-27 8:38:06) |
澳大利亞國立大學(ANU)的研究人員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新的效率記錄,這種電池可以簡單地利用陽光將水直接轉化為氫。 ANU研究中概述的獨特方法還使用了廉價的半導體材料,并使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到了17.6%。 這已接近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,后者的效率約為20%。 第一作者Siva Karuturi博士說,氫在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 “這種太陽能制氫的方法有顯著的成本效益,因為它不需要額外的基礎設施,而不像使用電解槽來制氫! 以前的水轉化為氫的方法總體轉換效率很低,但是Karuturi的研究已經改進了這一點。 “在過去,為了生產氫,太陽能工廠必須先產生電,然后用電通過電解水來生產氫。我們的這種新方法更直接,效率更高,”他說。 Karuturi說,他們正努力在未來幾個月內達到20%的效率,這將為低成本的綠色氫生產鋪平道路。 研究小組使用了“串聯”光吸收結構——將鈣鈦礦電池放置在特制的硅電極上。 研究鈣鈦礦電池的合著者沈和平(音譯)博士說,鈣鈦礦材料具有非凡的光電特性,為制造低成本、高效率的硅串聯器件提供了巨大的潛力。 沈說:“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效率進步,鈣鈦礦材料的穩(wěn)定性也得到了顯著改善,使其成為太陽能行業(yè)最有吸引力的候選者之一! 這種新方法利用了鉑等貴金屬催化劑,Karuturi說,他們正在努力用廉價材料來替代它們,以在未來進一步降低成本。
|
|
|
|
推薦圖片 |
|
熱點文章 |
|
|